什么是油鏡?它有什么作用?
油鏡是顯微鏡中一種特殊的高分辨率物鏡,使用時需要在物鏡前端與樣品蓋玻片之間滴加浸沒油(Immersion Oil),以顯著提升成像分辨率。油鏡利用浸沒油(折射率≈1.515)填充物鏡與蓋玻片之間的空氣間隙(空氣折射率=1.0),避免光線通過不同介質(zhì)(玻璃→空氣→玻璃)時的折射和全反射損失,從而提高數(shù)值孔徑、分辨率及光通量(減少光散射,圖像更明亮清晰),同時還能匹配折射率。
(圖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根據(jù)數(shù)值孔徑(NA)的公式NA = n?sinθ(n為介質(zhì)折射率),油鏡NA可達1.2-1.4(空氣物鏡NA通?!?.95)。再根據(jù)分辨率公式 d = 0.61λ/NA可知,NA增大后,可分辨更小的結(jié)構(gòu)(如細菌、細胞器)。浸沒油的折射率(~1.515)與玻璃蓋玻片(~1.52)接近,使用時確保光線直線通過可以有效減少像差。
2. 油鏡的標識與結(jié)構(gòu)
物鏡標注:鏡筒上標有 “Oil”、“OIL”或“HI”(Homogeneous Immersion),數(shù)值孔徑(NA)標注為 1.25-1.4(例如:100×/1.25 Oil)。
工作距離極短:油鏡的工作距離(WD)通常僅 0.1-0.2mm,需緊貼蓋玻片,操作時需謹慎避免壓碎樣品。
(圖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3. 浸沒油的類型與選擇
普通浸沒油:標準折射率(n=1.515),適用于常規(guī)觀察。
無熒光浸沒油:熒光顯微鏡專用,避免自發(fā)熒光干擾。
低溫固化油:用于長時間活細胞成像,防止干燥。
使用注意:油鏡使用后需及時用鏡頭紙+乙醇清潔,避免油漬干結(jié)損壞鏡頭,注意不可與水鏡(Water Immersion)或干鏡(Dry Objective)混用。
4. 油鏡的適用場景
高倍顯微觀察如細菌(如革蘭氏染色)、細胞核、染色體、線粒體等亞微米結(jié)構(gòu)(分辨率可達~0.2μm),病理學(如癌細胞鑒定)、微生物學(如真菌孢子觀察)。
熒光顯微鏡:高NA油鏡可收集更多熒光信號,提升信噪比。
倒置顯微鏡中的應用:需注意樣品容器底部厚度(如培養(yǎng)皿),普通油鏡可能不兼容,需選擇長工作距離油鏡或校正環(huán)物鏡。
(圖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5. 油鏡使用步驟
1. 調(diào)焦:先用低倍物鏡找到樣品,切換至高倍干鏡(如40×)初步聚焦。
2. 滴油:旋轉(zhuǎn)物鏡轉(zhuǎn)盤至油鏡位置,在蓋玻片對應處滴1滴浸沒油。
3. 浸沒:緩慢升降物鏡,使油鏡前端浸入油中(避免氣泡)。
4. 精細調(diào)焦:使用微調(diào)旋鈕獲取清晰圖像。
5. 清潔:觀察后用鏡頭紙擦拭油鏡和蓋玻片。
(圖源網(wǎng)絡,侵刪)
6. 常見問題與解決
圖像模糊:
原因:油中有氣泡、油量不足或樣品厚度不匹配。
解決:重新滴油或調(diào)整蓋玻片厚度(標準0.17mm)。
油鏡損壞:
原因:未清潔導致油干結(jié)或碰撞蓋玻片。
解決:定期維護,使用后立即清潔。
熒光信號弱:
原因:使用普通油(含熒光劑)。
解決:更換無熒光浸沒油。
7. 油鏡 vs 其他物鏡
類型 | 介質(zhì) | NA范圍 | 分辨率 | 適用場景 |
干鏡 | 空氣(n=1) | 0.05-0.95 | 較低 | 低倍觀察(如4×、10×) |
水鏡 | 水(n=1.33) | 0.9-1.2 | 中高 | 活細胞成像(避免毒性) |
油鏡 | 油(n=1.515) | 1.2-1.4 | 最高 | 細菌、亞細胞結(jié)構(gòu)、熒光 |
甘油鏡 | 甘油(n=1.47) | 1.2-1.4 | 高 | 特殊熒光標記(如STED超分辨) |
油鏡通過浸沒油技術(shù)突破光學顯微鏡的衍射極限,是觀察微米/亞微米結(jié)構(gòu)的核心工具,但需嚴格操作和維護。在倒置顯微鏡中需注意樣品容器的兼容性,必要時選擇專用長工作距離油鏡。